美粮国际

新闻分类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黑龙江美粮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联系电话:0464-8687555

手机号码:15145665666

客服邮箱:3035289080@qq.com

联系地址: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杨扬大街767号

网址; www.mlgjny.com

打籽西葫芦病害防治!!!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资讯

打籽西葫芦病害防治!!!

发布日期:2017-12-07 作者: 点击:

1、西葫芦白粉病


发病初期用45%百菌清烟 剂,每667平方米用250-300克分放在棚内4-5处,点燃闭棚熏1夜,次晨通风,7天熏1次,视病情连续熏3-4次;发病初期用20%粉锈宁乳油 2000倍液,或40%硫磺悬浮剂600倍液,或50%硫磺悬浮剂250倍液,或‘农抗120’200倍液喷雾;采用27%高脂膜乳剂70-140倍液,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,7-14天喷1次,连喷3-4次。


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叫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病斑,叶正面多,而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病斑,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,发病后期菌丝老熟变为灰色,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,而后小粒点变黑。


西葫芦种子


西葫芦白粉病防治方法:选用早青等抗病品种,此外加强肥水管理,切忌空气湿度干湿交替出现。发病初期喷晒20%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,75%百菌清800倍液;如病害蔓延或加重,可选用百菌清、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各等份混合用药,配比成800-1000倍液叶面喷施。


2、西葫芦种子灰霉病


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、幼果,叶、茎或较大的果实。发病初期花和幼果的顶部为水浸状,逐渐软化,表面密生绿色霉菌,致使果实萎缩、腐烂、有时长出黑色菌核。

西葫芦灰霉病防治方法:烟熏法同白粉病。也可以每667平方米用6.5%万霉灵粉尘1千克喷粉,7天喷1次,连喷2次;发病初期喷洒40%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,或65%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7天喷1次,连续喷2-3次。药剂轮换使用。

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,降低湿度。此外,加强棚室管理,苗期、果实膨大期及时摘除病叶、病花及黄叶,保持棚室干净,通风透光,发病初期可喷洒 50%速克灵可湿性扮剂2000倍液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,也可在傍晚喷撒10%杀毒灵粉尘剂,每亩用药1公斤,隔10天喷1 次,连续喷3次。

3、枯萎病

 

症状:苗期、成株期均可发病。幼苗染病,子叶无光泽,暗绿色,子叶变黄,生长变缓或停滞生长以致枯死。成株染病,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,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,严重时遍及全株,致整株枯死,主蔓初现暗绿色纵纹,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,长几厘米至30厘米,纵刨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。湿度大时,病部表面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,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。

防治方法:农业防治为主,药剂为辅。

1、选用抗病品种。

2、忌与瓜类作物连茬种植,轮作3年以上。

3、药剂灌根。掌握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以10%混合氨基酸铜水剂(万枯灵)300-400倍液,或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、增效多菌灵可溶剂200-300倍液,每株100毫升,隔10天后再灌一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
4、西葫芦霜霉病

 

烟熏法同白粉病。

西葫芦霜霉病防治方法:也可以每667平方米用5%百菌清粉尘1千克喷粉,7天喷1次,连喷2-3次;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0%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,或72.2%普力克水剂800倍液,或40%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,或64%杀毒矾400倍液喷雾,7-10天喷1次,视病情发展确定用药次数。还可用糖氮液,即红糖或白糖1%+0.5%尿素+1%食醋+0.2%乙磷铝,7天喷叶面1次。

5、病毒病

 

症状:病叶发皱,叶面上生深绿色泡状突起,或者形成系统性花叶、黄化,局部退绿,叶片畸形、坏死、果实畸形,染病株生长缓慢,植株生长及果实发育受阻,甚至导致提前拉秧。

防治方法:

1、选用抗病品种。

2、避免与瓜类作物连茬种植。

3、及时防治蚜虫等,可使用毗虫灵、一遍净、定虫咪等药剂。

4、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.5%克毒灵水剂600倍液,或病毒A1000倍液,或宁南霉素600倍液,隔10天防治一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
6、黑星病

 

症状:危害叶、茎及果实。幼叶初现水渍状污点,后扩大为褐色或墨色斑,易穿孔。茎上现椭圆形或纵长凹陷黑斑,中部易龟裂。幼果初生暗绿色凹陷斑,后发育受阻呈畸形果。果实病斑多疮痂状,有的龟裂或烂成孔洞,病部分泌出半透明胶质物,后变琥珀色块状。湿度大时,上述各病部表面密生煤色霉层。

 

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株残体遗落土中越冬,借雨水、气流传播。气温20℃,相对湿度90%以上,或植株郁闭多湿的生态环境利于发病。

 

防治方法:

1、选择抗病品种。

2、与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,采取地膜覆盖的措施。

3、发病初期喷洒40%福星乳油30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每隔7-10天喷洒一次,连续防治3-4次。

7、西葫芦绵腐病

 

 

主要为害果实,有时也为害叶、茎及其他部位。果实发病呈椭圆形、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。干燥条件下,病斑稍凹陷,扩展不快,仅皮下果肉变褐腐烂,表面生白霉。湿度大、气温高时,病斑迅速扩展,整个果实变褐软腐,表面布满白色霉层,致使瓜烂在田间。叶上初生暗绿色,圆型或不整形水浸状病斑,湿度大时病斑似开 水煮过状。

西葫芦绵腐病防治方法:可采用高垄栽培,提倡膜下浇水,避免大水漫灌。发病初期可以喷14%络氨铜水剂300倍液,隔10天喷1次,连续2-3次。

8、西葫芦菌核病

 

 

主要为害果实及茎蔓。果实得病,病部先呈水浸状腐烂,后长出白色菌丝,菌丝上散生鼠粪状黑色菌核。茎蔓染病,初呈水浸状,病部变褐,后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。

西葫芦菌核病防治方法:应注意排湿,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%以下,防止浇水过量。发病后,可采用10%速克灵烟剂或45%百菌清烟剂熏1夜,每亩每次用药0.25公斤,隔10天用药1次,连续2-3次。也可采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在花期喷施,7天左右喷一次,连续喷3次。

9、细菌性角斑病

 

 

叶片上初生针尖大小透明或半透明褪绿小斑点,扩展后产生具黄色晕圈的黄褐色病斑,中央变褐或出现灰白色穿孔状,有露水或湿度大时溢有白色菌脓。茎和果实染病,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,易产生菌脓。

防治方法:20%噻菌铜 悬浮剂 使用300-500倍液进行喷雾。

10、褐斑病

 

 

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自下而上发病,病斑圆形,中间黄白色,边缘黄褐色。叶面病斑稍隆起,表面粗糙,叶背面水渍状,有褪绿晕圈。

发病初期喷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异菌脲1000倍液,50%扑海因1000倍液,或50%倍得利500倍液。每隔7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阴雨天可用40%百菌清烟剂或5%百菌清粉尘剂。

翠富20克十阿泰灵15克十喷旺20克对15公斤水喷雾,隔3天再喷一次。

 


11、西葫芦蚜虫

 

西葫芦蚜虫方法: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5-16克,或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1000-1500倍液喷雾,喷洒时应注意叶背面均匀喷洒;保护地还可选用杀蚜烟剂,每667平方米400-500克,分放4堆,用暗火点燃,密闭3小时。



12、白粉虱

 

1.白粉虱危害特点。白粉虱又名小白蛾,成虫或若虫群居叶背面吸食汁液。成虫有趋嫩性,一般多集中栖息在上部嫩叶,被害叶片干枯。白粉虱分泌蜜露落在叶面及果实表面,诱发煤污病,妨碍。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,以致叶片萎蔫,导致植株枯死。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病。


2.白粉虱虫害防治措施。①育苗前彻底熏杀育苗温室内的残余虫口,铲除杂草残株,通风口安装纱窗,杜绝虫源迁移,培育无虫苗。②利用白粉虱对黄色 有强烈趋向性的特点,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悬挂在保护地内,上涂机油,置于行间植株的上方,诱杀成虫。③在白粉虱低密度时及早喷药,每周重次,连续3 次。可选用25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均匀喷洒于叶背面。

 

打籽西葫芦白粉病俗称白毛病、粉霉病,是一种分布广泛,病发生传播范围广、速度快的病害。由于白粉病靠风雨传播,不存在无病区,几乎危害所有制种瓜类,以南瓜、西葫芦、冬瓜等大叶型瓜类为重,黄瓜、甜瓜次之,侵染严重时可侵染到地边杂草、葵花等植物上。所以,防治打籽西葫芦白粉病应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控制。


 

一、危害症状 

打籽西葫芦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叶片、叶柄,茎蔓也常受害,果实受害较少。 

发病初期,叶面产生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展成1~2cm的圆形白粉斑,白粉在叶片的正面比背面多一些。初始白粉可以擦去,低部区域组织仍为正常绿色,严重时白粉斑迅速连成一片,致使全叶布满白色粉状物,叶片的正面及背面长出小圆形白色粉状霉点,不久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白色粉状霉斑,以后蔓延到叶柄和茎蔓甚至嫩果实上。特别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被白色粉状霉层所覆盖,叶发黄变褐,质地变脆。后期有时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,先为黄色后变成黑褐色的小粒点,直观表现为叶片可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,最后逐渐变黄、卷缩、枯萎,但不脱落。 

二、病原特征 

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真菌,子囊菌纲,白粉菌目,白粉菌属或单丝壳属。分生孢子椭圆形,单胞,无色,大小(30.2~39.5)um×(7.38~22.12)um,分生孢子梗圆柱形,不分枝,无色。闭囊壳褐色,球形,直径67.5~122.41um,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,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,无孔口,表面有附属丝。该菌系专性寄生菌,只在活体寄主上存活。 

 

三、浸染规律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,或在温室植物上继续危害越冬,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第二年春末、夏初,气温上升到20℃以上时,它便从闭囊壳中释放出子囊孢子,靠气流进行传播,落到寄主表面,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寄主生活。白粉菌主要侵染寄主的叶片,它在寄主叶片上完成大半个生长发育阶段,吸收了很多叶片的营养,同时寄主叶片也到了发育后期,因此提早枯黄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四、发病因素 

影响白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一)温度影响 

孢子萌发的温度条件是10~30℃,以20~25℃最适宜。 

白粉病始发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,此期气温适宜,早晨露水多,田间湿度大,有利于白粉病发生。进入6月下旬以后,随着气温升高,白粉病处于潜伏期,进入7月中下旬,白粉病迅速扩展蔓延,全田感染,防治不及时,7月下旬即出现全田倒秧。 

(二)湿度影响 

作为湿度条件,白粉菌比较特殊,它不像其它真菌那样需要较大的相对湿度。较大的湿度(例如有水滴存在时)反而使孢子吸水膨胀而破裂,丧失生命力。它的适宜相对湿度是35~45%。 

综上所述,白粉菌对温、湿度的要求是,不冷不热、不干不湿。


 

五、防治措施 

打籽西葫芦白粉病流行快,传播范围广,易产生抗药性,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、单一的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,因此,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,创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、有利于打籽西葫芦生长发育的条件,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控制。 

(一)农业防治  

1.适期早播,减轻白粉病危害。 

针对白粉病6月中旬发生,7月中下旬蔓延的特点,在气候条件、技术手段等允许的情况下,适期早播,争取果实在白粉病爆发前成熟,以减轻危害。

2.播种及移栽前的正确处理可降低发病率。 

播种前或移栽前,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,集中烧毁或沤肥,然后要深翻土地,促使病残体分解,减少病原和虫原。 

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,在播种前穴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或使用经包衣处理的种子。育苗移栽时,在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层药土,播种后用药土覆盖,然后在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。 

3.早期摘除子叶、基部叶片,延缓发病期。 

经多年观察发现白粉病最早发生于子叶及第一、二片真叶。6月上旬,结合整蔓及早清除子叶及第一、二片真叶,可减少病源,延缓发病期,有利于果实成熟。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,减少病菌传播及入侵,及时防治害虫,减少植株伤口,发病时及时防治,并清除病叶、病株,带出田外烧毁,病穴施药或生石灰。 

4.合理灌溉施肥,提高抗病性。 

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,开好排水沟,降低地下水位,达到雨停无积水,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,防止湿气滞留,降低田间湿度,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。 

打籽西葫芦叶片大,田间遮蔽程度高,容易感病,播种水要浇透,前期控水,开花授粉前灌1次水,控制葫芦前期长势,以提高抗病性。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,浇水时防止水滴溅到叶面上。 

在肥料使用上,强调重施基肥,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4方,多元复合肥25kg,授粉后及时追肥,以氮磷钾多元复合肥为主。 


(二)物理防治 

    发病初期喷施27%高脂膜乳剂80~100倍液,可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,不仅可防止病菌侵入,还可造成缺氧条件使白粉菌死亡,隔5~6d喷1次,连续喷3~4次。 

(三)化学防治 

目前白粉病的防治尚未有理想的药剂,一般多选用粉锈宁、烯唑醇、硫磺、石硫合剂、甲基托布津、百菌清等,个别的使用石灰、草木灰。根据从2008~2015年在生产应用中比较,各类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是:石硫合剂>烯唑醇>粉锈宁>硫磺。
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mlgjny.com/news/374.html

相关标签:哈尔滨西葫芦种子

最近浏览:

在线客服
分享 一键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
邮箱
邮箱
地址
地址